在许多城市都曾走马观花,试图在每一个博物馆、美术馆打卡。为了看遍某一个印象派大师的全部作品,你也许需要从巴黎开始,去到德国、比利时、荷兰、英国乃至美国的数十个美术馆。
事实上,就算是那些博物馆就在身边,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能常常参观。正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策展人王春辰在周日的一场以“虚拟美术馆的现在与未来”为主题的沙龙中指出的那样:“中国现在有 3000-4000 个博物馆,有些收藏其实观众永远无法在美术馆中看到。”
周日和周一两天,我们见到了 Google 文化学院和它们在中国的部分合作伙伴,谈了谈虚拟美术馆的未来与现在。
Google 文化学院包括艺术计划、历史性时刻和世界奇观三个项目,合作伙伴包括博物馆、艺术馆和公共艺术机构。2012 年上线至今,它们已经将来自全球 789 个合作伙伴的超过 600 万件藏品放到了网上,它们的最新数据显示,用户在页面的平均停留时间长达 8.54 分钟,在每件藏品的平均停留时间则是 1.36 分钟。想想你上次在美术馆里匆匆一瞥的参观体验,这个数据也许能够说明一定问题。
这一次,Google 文化学院宣布了包括华人当代美术馆、湖北省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与龙美术馆的合作,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合作伙伴如今已经达到 15 家。这五家新的合作伙伴带了超过 1300 幅的新藏品,包括 7 幅“十亿像素”作品和超过 40 个在线展览。
虚拟美术馆如今已经不仅仅是将作品拍成照片放在网上。结合街景地图技术,这些在博物馆内采集的 360° 照片令用户可以用鼠标代替足迹,模拟实体观展体验。
在实体美术馆中难以好好赏玩的作品,也可以在线上反复观看。比如下面这幅苏州博物馆收藏的《踏雪访友图轴》,原作纵 148 厘米,横 37.5 厘米,悬挂在展厅的墙上,人们其实很难看清楚细节。在 Google “十亿像素”图片技术的帮助下,观众可以在电脑屏幕前甚至是手机屏幕上不断将作品局部放大,观察来自数百年前的精妙笔触。
当这些藏品都成为了网络平台上的数据,重新将它们排列组合,生产出新的知识变得更为容易。用户可以直接使用 Google 文化学院提供的“对比研习”功能,将任意两件艺术作品放在同一个页面里对照查看,无论它们的本体被收藏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材质、年代、作者有多么天差地别,在虚拟的参观中毫无隔阂。
普通的观众,可以将感兴趣的藏品放在自己的“珍藏集”中。策展人同样可以利用免费的在线工具
Open Gallery,重新组织线上展品,将各自独立的作品讲新的故事。王春辰也提到,实体策展需要成本、场地以及经验,学习策展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反复体验、学习如何更好地将艺术作品呈现在一个空间中。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提出的是一个更为实际的问题:实体美术馆的展览空间是一定的 ,许多馆藏丰富的艺术机构,即使三个月换一遍展品也很难在短期内将所有的藏品展出一遍。有些临时性的特展结束之后,后来的观众再也不会有机会看到,比如去年在上海展出的“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就因为没有做数字化,成为当代艺术馆的一个遗憾。未来,它们希望将一些展览做成“永不落幕的展览”,留给来不及参观的人欣赏。
美术馆们并不担心线上的展览会降低人们去实体美术馆参观的意愿。即使美术馆将越来越多的藏品以不同的方式放到了网络上,在场观察的体验仍然无法替代。那些供用户在指尖游览的全景图片,反而让人更想身临其境地去观看。
至于那些本身就是用多种交互方式呈现的展览,在屏幕上不管怎么转换视角,都有一种隔岸观火的遗憾。
比如英国的 Tate 博物馆将在今年秋季带来的
一场名为 Tate Sensorium 的展览,它将会使用交互科技,让观看者体会到他们在看艺术品的时候其他感官发生的变化。如果现在的技术能够满足听觉和视觉,那么触觉和味觉暂时还难以远程模拟。
而那些主题更为独特的博物馆,比如京郊的老爷车博物馆、布拉格的玩具博物馆、德国的失恋博物馆甚至是纯真博物馆,有些存在于传说,有些在古城的某个小巷深处,除了观展,在城市中寻找博物馆本身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话说回来,我们只是想要表达,博物馆、美术馆这么好玩,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自己去还是结伴去,总之,别错过那些文明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