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术宅公社】XR数字艺术论坛  XR技术讨论 XR互动电影 定格动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调查问卷
论坛即将给大家带来全新的技术服务,面向三围图形学、游戏、动画的全新服务论坛升级为UTF8版本后,中文用户名和用户密码中有中文的都无法登陆,请发邮件到324007255(at)QQ.com联系手动修改密码

3D技术论坛将以计算机图形学为核心,面向教育 推出国内的三维教育引擎该项目在持续研发当中,感谢大家的关注。

查看: 1250|回复: 0

DRIVE ON MOSCOW: WAR IN THE SNOW《激战莫斯科》评测:一页剧本一段史,一卷江山一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5 22: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

二战背景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轴心国军队横扫欧洲。

1941年6月,巴巴罗萨计划展开,轴心国延用在西欧所向披靡的闪击战术,先头部队深入苏联境内。

1941年10月,轴心国决意进行最终的推进–强攻莫斯科,意图在苦寒的冬季降临之前彻底粉碎苏联的防御。

力量对比

为了攻克具有重大政治和军事战略意义的苏联首都莫斯科,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集中于斯摩棱斯克以东地带。辖第9(司令为施特劳斯上将)、第4(司令为克鲁格元帅)、第2集团军(司令为魏克斯上将);坦克第3(司令为霍特上将)、第4(司令为霍普纳上将)、第2集群(司令为古德里安上将)。陆军由第2航空队进行支援。中央集团军群总计约有参战人员180万、坦克1700辆、火炮和迫击炮1万4千门、飞机1390架。

同一时间的苏联方面,红军西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辖第22(司令为沃斯特鲁霍夫少将)、第29(司令为马斯连尼科夫中将,12月为什韦佐夫少将)、第30(司令为霍缅科少将,11月为列柳申科少将)、第19(司令为卢金中将,10-11月为博尔金中将,11月改编为突击第1集团军)、第16(司令为罗科索夫斯基中将)、第20集团军(司令为叶尔沙科夫中将)在奥斯塔什科夫、叶利尼亚西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占领防御。

预备队方面军(司令为布琼尼元帅)以第24(司令为拉库京少将)、第43集团军(司令为索边尼科夫少将,10月为阿基莫夫中将,11月为戈卢别夫少将)在罗斯拉夫利方向100公里范围正面进行防御,而将其余第31(司令为多尔马托夫少将,10月为尤什克维奇少将)、第49(司令为扎哈尔金中将)、第32(司令为维什涅夫斯基少将)、第33集团军(司令为奥努普里延科旅长,10月为叶夫列莫夫中将)置于西方面军后方。

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为叶廖缅科上将)辖第50(司令为彼得罗夫少将,10-11月为叶尔马科夫上校,11月为博尔金中将)、第3(司令为克列伊泽尔少将,12月为普申尼科夫中将)、第13集团军和1个集团军级集群,扼守布良斯克以西及其以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

西方向上的3个方面军共计参战人员125万,坦克990辆,火炮和迫击炮7600门,飞机677架。朱可夫于10月10日接管了新整编的苏联红军西方面军,并承担保卫莫斯科的指挥工作。

德军在部队的数量以及坦克、航空兵、机械化步兵等方面优势明显。

战争风云

10月2日,代号“台风行动”的作战计划就此展开。德军第2装甲集群在布良斯克方向,第3、第4装甲集群在维亚济马方向,相继开始了进攻。尽管苏联红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德军仍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德军第2集团军突破了苏联红军第50集团军的防线,于1941年9月下旬夺取布良斯克。10月3日奥廖尔陷落,德军沿着奥廖尔-图拉公路推进。莫斯科以西的维亚济马方向,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也进行着艰苦的防御战斗。德军于10月7日进抵维亚济马地域,两方面军大部分军队在此陷入合围,一直顽强抵抗到10月12日。13日,苏联红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被围径右徊糠滞怀

此时,莫扎伊斯克防线成了莫斯科外围的主要屏障。刚刚受命的朱可夫将部署在西伯利亚的25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旅精锐部队陆续西调到莫斯科近郊,迅速重建了四个集团军。并动员莫斯科市民组织工人营、民兵师、和巷战小组,弥补原本不足以在整个地带建立牢固防御的兵力。

11月13日,德陆军总参谋长哈德尔在中央集团军群总部召开了各军团参谋长会议,下达了“1941年秋季攻势命令”,中央集团军群为此共集结了51个师。而与此同时,斯大林和沙波什尼科夫下达了反突击的命令。苏联红军经过11月底至12月初的顽强防御和多次反突击,使德军突向莫斯科的企图破产。期间虽然经常处在危急状态,但最终坚持下来并消耗了德军。

12月5日,德军进攻能力已经衰竭,朱可夫率领苏联红军发动大规模反击。其中最主要的攻势集中向中央集团军群,并于12月6日全面展开。而在战场的另一端,希特勒签署了在苏德战场全线包括莫斯科方向转入防御的命令。12月9日,苏联红军解放了罗加切沃,11日解放了伊斯特拉,12日解放了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15日解放了克林,16日解放了加里宁,20日解放了沃洛科拉姆斯克。

1942年1月7日,苏军重新夺回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宁,西部方向的战略反攻完成。而由于缺乏实施大规模进攻行动的经验以及缺少快速兵团,苏军未能完成围歼中央集团军群基本兵力的任务。

同年4月,进攻莫斯科的德军被迫离距离莫斯科100至350公里的地带,苏联红军取得了莫斯科会战的胜利。

这场大规模的会战中,约70万苏联红军士兵死亡、受伤或失踪。

而德军则损失兵力50余万、被俘9万,损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万5千辆以及大量技术装备。

德军不败的神话就此打破,希特勒的闪击意图彻底破灭。这一场战役,注定将永载史册,并在此后的岁月里被无数次提及。

对于德军,这是横扫欧洲后的又一次远征,强攻莫斯科。

而在苏联,便是众志成城的背水死守–“莫斯科保卫战”。

战棋作品

Drive on Moscow《激战莫斯科》,与战棋作品Battle of the Bulge《坦克大决战》出自同源。后者模拟了二战中同盟国与轴心国西线战场上转折性的一役“突出部战役”,而前者则重现了“莫斯科保卫战”从顽强抵抗到局部反攻的历史进程。玩家需要扮演苏联红军或者德军的最高统帅,在那块风云激荡的阵地上,为各自的祖国和宿命而战。

历史已经注定,无可抗争;而那时的一切充满变数,也许可以在此推演更多的可能。

就像一局棋,当局者迷。局后复盘,旁观者清。

基础

游戏人数:2人。一方扮演轴心国(蓝色),一方扮演苏联(红色)。

游戏模式:人机AI对战,本地双人同屏,网络双人联机

游戏类型:策略战棋

游戏难度:真实历史题材,深度战棋游戏,上手颇有难度,深入还需精研。

游戏时间:完整战役剧本“Drive on Moscow Campaign”全长22个回合,时间跨度从1941年9月30日至同年12月26日,对应数小时游戏时间。其余三个分段剧本各为4至6个回合,分别提供40至60分钟游戏时间。

游戏版本:1.0.2

目标

Drive on Moscow《激战莫斯科》是对1941年末轴心国军队强攻莫斯科的军团级模拟,交战双方各有目的。轴心国玩家(蓝色玩家)需要通过进攻莫斯科争取胜利,而苏联玩家(红色玩家)则力求击退轴心国军队并尽量将其重创。

战役的完整流程共有22个回合,每一个回合代表实战中的3到5天(取决于天气)。

玩家不仅能体验到“Drive on Moscow Campaign”战役全本,还可以通过三个分段剧本来深入剖析此次会战的各个战略阶段。

完整战役剧本:Drive on Moscow Campaign(激战莫斯科)

剧本长度:22回合
剧本起始:1941年9月30日,从第1回合开始。
剧本终止:1941年12月26日,于第22回合结束。
剧本设定:参照规则书进行初始设定。剧本开始时,轴心国控制所有仅被其单位占领的区域,苏联控制剩余的区域(包括所有双方正在争夺的区域)。

胜利条件:
如果轴心国在22回合后累积胜利积分(VPs)不低于26,则轴心国胜利。
如果轴心国在22回合后累积胜利积分为21-25,则双方平局。
如果轴心国在22回合后累积胜利积分低于21,则苏联胜利。

分段剧本:Typhoon(台风行动)

剧本长度:5回合
剧本起始:1941年9月30日,从第1回合开始。
剧本终止:1941年10月14日,于第5回合结束。
剧本设定:参照规则书进行初始设定。剧本开始时,轴心国控制所有仅被其单位占领的区域,苏联控制剩余的区域(包括所有双方正在争夺的区域)。

胜利条件:
如果轴心国在5回合后累积胜利积分不低于15,则轴心国胜利。
如果轴心国在5回合后累积胜利积分为13-14,则双方平局。
如果轴心国在5回合后累积胜利积分低于13,则苏联胜利。

分段剧本:At the gates(兵临城下)

剧本长度:6回合
剧本起始:1941年11月14日,从第12回合开始。
剧本终止:1941年12月1日,于第17回合结束。
剧本设定:参照规则书进行初始设定。剧本开始时,苏联控制所有有苏联单位驻留的区域,以及Kalyazin、Alexandrov、Vladimir、Kolomna、Yegoryevsk、Ryazan、Lipetsk、Kastomoye、Voronezh及其以东的区域。轴心国控制剩余的区域,并拥有26VP。

胜利条件:
如果轴心国在17回合后累积胜利积分不低于33,则轴心国胜利。
如果轴心国在17回合后累积胜利积分为29-32,则双方平局。
如果轴心国在17回合后累积胜利积分低于29,则苏联胜利。

分段剧本:Zhukov’s Counterattack(朱可夫的反攻)

剧本长度:4回合
剧本起始:1941年12月5日,从第19回合开始。
剧本终止:1941年12月16日,于第22回合结束。
剧本设定:参照规则书进行初始设定。剧本开始时,苏联控制所有有苏联单位驻留的区域,以及Kalyazin、Alexandrov、Vladimir、Kolomna、Yegoryevsk、Ryazan、Lipetsk、Kastomoye、Voronezh及其以东的区域。轴心国控制剩余的区域,并拥有37VP。

胜利条件:
如果轴心国在22回合后累积胜利积分不低于26,则轴心国胜利。
如果轴心国在22回合后累积胜利积分为21-25,则双方平局。
如果轴心国在22回合后累积胜利积分低于21,则苏联胜利。

游戏内容与历史进程的对应十分明显,上述的完整剧本和分段剧本与前文“战争风云”中的各个关键阶段有着相当明确的匹配。

有人说“战争如戏,人之望终”,而这里略微有些不同。

Drive on Moscow《激战莫斯科》,应该是“战争入戏”,以一个无限制的角度,反复品味历史的种种。

流程

游戏中,轴心国单位代表相应的军团或师,而苏联单位大多代表军团或军。每一个地图区域大致覆盖20至25英里(纵横)。

剧本的设定阶段由系统自动完成,此后轴心国(蓝色)和苏联(红色)双方在玩家的掌控下以回合制的形式进行对战。第1至18回合,轴心国方先手;第19至22回合,苏联方先手。显然,这也是战局主动性的体现。苏军由初期的被动防守逐渐开始反攻,而德军不得不在强攻受阻后转入防御态势。

每一剧本回合开始前,按照剧本说明由相应玩家执行“蓄谋进攻”,即预先行动的额外行动回合。战役剧本的前3回合和第12回合(由于霜冻)轴心国玩家握有此特权,而剧本第19和20回合(由于降雪)苏联玩家同样有此优势。“蓄谋进攻”中防御一方不得还击。

(对于苏联玩家,还有额外增援和整编。)

此后每一流程回合如下。

流程回合第一阶段,预置操作。整个游戏地图根据地形被分为大量区域,所有区域均有命名。每一回合每一玩家可以激活一个有己方单位的区域,并且控制该区域中的己方单位移动或者触发战斗。

流程回合第二阶段,确认判定。上述移动或者触发战斗操作完成后,如果改变主意,可以点击左上角“Undo”按钮撤销上一行动;反之点击右上角“Commit”按钮则当前操作被锁定,移动生效,被触发的战斗自动进行判定。

自动判定完成后,当前玩家回合结束,游戏时间随机消耗一个段落,通常是几小时。
接下来由对手按照同样流程完成其行动回合,并同样随机消耗一段时间。

每一回合结束后,根据当前的军队驻扎位置来判定双方是否达成胜利条件。

在任意剧本的任意一次玩家行动结束后,如果轴心国军队控制了莫斯科,则轴心国方立刻获得胜利。

此外,如果轴心国在任意剧本的最后1回合结束时切断了莫斯科的补给线,则轴心国方自动获得胜利。

如果上述条件均未能达成,则按照最终的胜利积分来判定胜负,判定标准参照剧本描述。

轴心国方可以通过消灭苏军单位、攻占苏军控制下的相关地图区域获得胜利积分。同样会因为损失作战单位、失去相关地图区域的控制权而失去胜利积分。

注意:游戏流程中的1个回合是指交战某一方激活1个地图区域并调遣该区域中的己方单位移动或者战斗的行动过程(也可Pass)。而剧本描述中的回合概念对应实战中的3至5天。因此1个剧本回合通常由交战双方的多个流程回合构成。

Drive on Moscow《激战莫斯科》采用了和Battle of the Bulge《坦克大决战》相同的规则框架和核心体系,只是出于对不同史实的严谨模拟,在细节设定上有所增补和差异。有需要的玩家可以查阅相关简介。

任玩堂

Battle of the Bulge《坦克大决战》规则书中文版本文为《突出部战役》规则书摘要的中文版本,依据个人语言习惯粗略翻译。


不同的历史片段,同样的规则体系;不同的烽火战地,同样的硝烟四起。

体验

Drive on Moscow《激战莫斯科》依然以战略地形图为游戏主界面,苏德双方在莫斯科外围的阵地上集结待命。严密的理性贯穿于游戏各个方面的设计,无论是画面音乐还是内容细节都以力求逼真的模拟为主,而不是美术手法上的华丽。平原森林城市、道路河流桥梁,每一个地图区域都一目了然的呈现着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时间跨度数月,从秋末再到冬季,游戏地图也随着霜冻雨雪的天气更换着与之匹配的外衣。天时地利,红蓝两色的对手在这个日渐寒冷的冬季或是强攻或是坚拒。步兵装甲,那一个个带有二战时代气息的战斗单位被贴切的图标代替。

起始画面和菜单页面的军队交响曲回肠荡气,进入剧本后则迅速沉寂。战场上只有部队推进和炮火轰鸣的音效,战争不是儿戏,关乎历史的格局。

习惯了架空、穿越和各种各样的虚拟,不妨体验一下Drive on Moscow《激战莫斯科》带来的历史真迹。

战斗从1941年9月30日开始,轴心国起初具有空中优势,对苏军的地面部队造成极大限制。10月6日轴心国燃料开始短缺,直至10月15日完全失去空中优势。随着时间的推进,战地路况也在天气的干扰下愈加恶劣,从坦途成为泥泞,然后便是霜冻和雪地。这一切,都对远征而来意图闪击的德军十分不利。

德军参战的主要兵种有步兵、装甲兵和机械化步兵军团。而苏军独有的骑兵军团和航空军团则以生力军的姿态将地利优势发挥到极致。

公路、铁路、河流、桥梁,都是战略的要地。而森林和城市提供的防御加成也弥补着苏军初始布防兵力不足的劣势。战斗过程依然使用裁决框进行象征性演示,将胜负归于数学的概率。

随着战争的进行,苏军不断有援军抵达,并酌情和现有的作战部队进行整编。而德军则只有少量兵员在各个回合开始时补充至逐渐减员的军团。此消彼长,还要保持补给,战斗的局势逐渐清晰。没有不败的雄师,只有交战双方与天时地利人和共同造就的结局。

Drive on Moscow《激战莫斯科》并不能完整重现历史的每一个细节,但是对这段史实中的所有关键性要素都尽量做出了细致严谨的模拟。玩家将有机会深入剖析这段惨烈雄壮的历史,而面临的对手,则是一个个无比响亮的名字–可能是苏联元帅朱可夫、科涅夫;又或者德国陆军元帅冯·博克、“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

推荐

不需要太多赞誉,本就是小众所喜,Drive on Moscow《激战莫斯科》以严谨纯粹的战棋形式将原汁原味的历史剪辑演绎。一笔一划的描摹,都以史料为基准力求还原;一进一退的得失,都交由数学模型计算处理。完整的战役剧本覆盖莫斯科保卫战始末,多个分段剧本则将战役的关键阶段放大细说。全面的新手教程能帮助上手,大量的英文描述却多有隔阂。历史已尘埃落定,无可辩驳;而那些向往、那些执着、那些不甘、那些猜测、那些有着无限可能的结果,将可以在这里,反复揣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3D数字艺术论坛 ( 沪ICP备14023054号 )

GMT+8, 2024-11-24 04: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