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术宅公社】XR数字艺术论坛  XR技术讨论 XR互动电影 定格动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调查问卷
论坛即将给大家带来全新的技术服务,面向三围图形学、游戏、动画的全新服务论坛升级为UTF8版本后,中文用户名和用户密码中有中文的都无法登陆,请发邮件到324007255(at)QQ.com联系手动修改密码

3D技术论坛将以计算机图形学为核心,面向教育 推出国内的三维教育引擎该项目在持续研发当中,感谢大家的关注。

查看: 3207|回复: 1

动画:纯粹、开放的空间(zt)====古墓[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19 21: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一个入校一学期的动画专业学生,在这个时候回顾一下这半年来的所得,很有必要。尽管此时接触动画还只能说是“浅尝”,但无疑,这个时候很多认识是新鲜的,充满了好奇和感性的——比起长时间案牍之后的成果,也许离真知较远,但离直感最近,日后看来,也许会有另一种光彩。以下就是我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后,得出的有关动画的一点想法,有不当之处,还望老师指正。
                      传统艺术的自然延续

  动画为什么会出现?当然首先依赖于原理(视觉暂留)和技术(逐格摄影),但我同时以为,是因为传统绘画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开始有了一种自然的渴望——就象艺术史上不断出现的对新形式的渴望一样——开始不满足于定在纸上的静止的世界,而要这个世界具有活动的生气。
  很多书上解释说,这种现象在远古时代的壁画上就有了,我认为当时的动机只是临摹,原始人类只是想表现某种动物或某个人的全貌,而没有想到追求动态的效果。而情况到了后来有所不同。
  我很惊讶于看到麦克拉伦有关光影运动的动画作品,想象着他独自在群林密布的深山里追逐太阳的情景。这很自然地让我联想到另一位非常喜欢的画家——莫奈,他同样迷恋于光影,急切地捕捉每一刻的变化,以至于同一景物不惜多次描绘,而由于他的精确的、同时带着感情的捕捉,每一张画又都有所不同,令人难忘。比如《干草垛》,比如《睡莲》。有趣的是,当莫奈全心绘制这些画时,正是动画技术发明到推广的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只是因为技术还很不成熟,没有大范围传播,也没有引起艺术家的关注。莫奈延续了画家对光影的追求,并将其发展为对光影“变化”的追求,与此同时,能够使绘画活动起来的技术出现了——是否能将其称为“应运而生”?我认为这其中有一种神秘而必然的联系,人类文明演进到某一阶段,就会有这种呼应出现。可惜呼应的双方往往并不知道。如果莫奈生在麦克拉伦的时代并与之相识,谁能保证我们今天不会看到活动的干草垛或是睡莲池呢?
另一个让我明显看到这一联系的是杜桑的《下楼梯的裸女》。这幅绘制于1921年的作品,用不可思议的线段描绘了一个正在下楼的人体。画家显然不满足于静止地呈现,所以画中的女子形体不确定,动作线倒是丰富多样。这张画很象是将动画稿一张张重叠起来,放在拷贝台上的情景。同时不应该忘记这个年头正是麦克斯·弗莱舍尔和他的墨水小人玩得最精彩的时候。
  我的这些联系是否显得牵强附会呢?也许是因为我能够找得出的这样明显的例子太少了。但是看看美术史,就不难发现,越向后发展,变动的透视、流动的色彩、立体、韵律……这些富有“运动”感的字眼频频出现。画家们不惜打破平衡,表现运动着观察中的真实,或者用种种晦涩的方法表达画面的深度。所以我总想,动画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技术的结果——或者这只是表面,在技术之果结出之前,传统艺术的雄壮躯干上,早就生出了这样一支树叉。

                       纯   粹

  也许正是由于延续了传统艺术的追求,动画比起同时代或之后诞生的艺术(比如电影)要显得纯粹。它较少依赖物质,更多倚赖心灵。传统艺术中“心手相映”、“化腐朽为神奇”的原始力量在动画中显得格外重要。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对一部动画片来说,创造性被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直到今天,运用最普遍的形式——单线平涂动画片的创作还是从一张白纸开始,“象上帝一样创造世界”,可以创造出任意一种形态的物体,并附之以生命。这些形体完全来自人的想象。而运用逐格摄影技术,又可以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件物体加上一个灵魂。这些想象和古老童话所传达的纯粹世界如此一致,表示了人类所能达到的最博大的爱和同情。比如在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中,很容易找得到的陀螺与皮球的爱情、燕子与芦苇的爱情;《快乐王子》中燕子与雕像的感情、《小王子》中那朵玫瑰花的重要位置,等等。
  动画的创造从几乎绝对的“无”开始,所以也就更容易达到纯粹。不仅可以创造出从未有过的形体,还可以创造出从未有过的运动。在动画的世界里,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之间的距离是如此短暂,因为他们之间可以自由地加以变化。《Juliy&Anddy》中,这种特有的语言被用来表现两姐妹飞速的成长,的确比任何一部故事片都来得得心应手。《Sabina》中,彩铅线条的流动清楚地让人看到思念如何从一个女子心中生出,曲折委婉地变幻为她的爱人。
  通过这种手段,动画家得以任意组织他们心中的世界。记得上课时看到一部短片,名字忘了,作者用运动中主体的选择来表达主题,在这部片子中,没有物体作为主角,真正的主角是自然。现代电影也可以通过特技达到类似图象效果,但是可以想见,那最多看起来象是现实世界的扭曲变形。而原片的寓意再健康不过——谁都知道,人是世界的过客,大自然才是永恒的主角,真正的主角从来不需要保留什么,争取什么,改变什么。
  很多时候,这个新创造的世界是人类永无法抵达的。比如《蛙眼的世界》,比如《跳》,前者清新自得,后者无所不及,越跳越高——二者都是一样的纯净,代表了人类最本源的好奇,只用一支笔就创造了一个通道,那头是个谁都想去的地方。
  动画所触及的人的情感显得不可思议,因为人们面对它时,表现出了一致的宽容与幽默。卡通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人们对动画创造出的超出理解范围的事物报以一笑。如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所说:“米老鼠看起来并不跟真老鼠惟妙惟肖,可是人们并不向报纸写信对鼠尾的长短愤慨不平。进入迪斯尼的魔法世界的人们并不为大写的艺术担忧。”可以理解为,动画片中的形象和运动是“不问合理,只问合情”。正因为这样,富有弹性的运动被当作动画运动的重要规律,麦克斯·弗莱舍尔在当时也许比温森·麦肯更有观众缘,但现在,如果一部动画片的人物动作太接近真人,观众反而觉得不舒服。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些动画片会创造一个儿童般的唯心世界,却又不让人觉得别扭。《愚人买鞋》中,主人公想要橘子出现,橘子就出现,没有人提出疑义——当周围的世界越复杂,人就越是需要这种纯粹。
                     
                            开   放
  
  正是由于动画如此接近心灵的纯粹,每一种心灵样式都可以在这个世界里找到栖身之所。
  在过去的年代里,动画片已经展示出了它在表达内容上的多样性,我认为,随着读图时代、影象时代影响力的扩展,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动画的包容度将会越来越广泛,它的制作方式和传播方式也将有很大改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相对其他图象产品,由于它与传统艺术的关系更近,由于它更直接再现内心,动画在表达情绪和想象上更胜一筹。只要是心中所有的,就尽可以在动画的世界里泼墨。
  抛开许多熟悉的题材不谈,在这里我特别想提一下动画在表现后现代主义题材上的优越性。工业时代,而后是数字时代,人先是被机械化,又被数字化——越来越渺小,伤感。在这种情绪下,文字似乎无力了,只有具象营造的荒诞世界才能传递出一种感觉。再课上已经接触到了很多这样的作品。偶片《探索泥人》就用一个符号化的人——脸都不重要了——来表现钢筋水泥里挣扎的干涸人生。根据卡夫卡小说改编的《变形记》,沙子特有的单调、粗糙,使主题愈显冰冷、隔膜。当今很多优秀小说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羊人》、《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如果改编成动画片,都会是佳品。
  可能还是因为与传统绘画艺术一脉相承,动画与音乐和诗的关系特别近,这也丰富了动画自身。也许在这方面,作为中国人可以多下下工夫。中国诗词特有的意境,以及神怪小说的诡异气氛,如果用动画来表现,前途无量。
  无限制的内容势必带来形式的开放。在内容和主题的基础上,尽可以选择适合的形式、材料。这一点在观摩的动画作品中已经得到证实。也许一根棉线给了故事的灵感,但做无妨。不过我不赞成材料先行,为了某种新的形式找一个故事来拍——这样也许会出现创新的影片,但绝不会出现伟大的影片。当然,也不能拒绝某种形式,这些做法都只能说明创作者进入了一个牢笼,远离了动画纯粹、开放的空间。
  今天的动画片,尤其是影院片,更多地借鉴了电影的表达手法。不错,电影是有很多成熟的手法。但我以为不能忘了动画在创作之初表现的独有特色。那些特色真的是被遗忘太久了。黑白片中的米老鼠扒下一根调皮香肠的肠衣,狠狠地揍它;钟楼弯下膝盖,为了躲避疯狂的飞机;墨水小人抬起一面墙,就到了另一条街……与今天全部中规中距的动画片明星比,他们更加令人快乐,令人意想不到,令人叫绝,令人难忘。这不是说一定要在部部影片中效法,只不过,不时回头看看,可能能够提醒我们,离动画那个纯真的世界是不是太远。
今天由于电脑动画的运用,很难说是动画片更接近故事片,还是故事片更接近动画片。不过在我看来,二者还是有很大分别的。可能这个比喻恰当些;故事片是一面镜子,反射现实世界;动画片是一扇窗,有了它,人们便可以呼吸、张望,更可以想象、创造。
发表于 2003-8-8 11: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3D数字艺术论坛 ( 沪ICP备14023054号 )

GMT+8, 2024-6-17 08: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